photo 3ec5abe8-497d-41af-a7dd-29050aea8f7e.jpg

“民间组织・议会斗争・民主人权”论坛 ——人民之友工委会12周年纪念

Thursday, March 20, 2008

追悼熊玉生 - 悼文

2008319

齐向壮志未酬的白小保校工委会主席熊玉生致敬:

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离休华教同志 - 白小保校工委会主席熊玉生。熊玉生是近日来操劳过度,以及患上带状庖疹(生蛇)皮肤病,导致心脏病猝发,于310110分于八打灵再也阿松大医院撒手人间。他享年70岁,留下其太太、2名儿子和3名女儿。

居住在白沙罗新村逾40年,只接受过数年小学教育的熊玉生,从2002年即出任保校工委会主席至今,他为人亲切、开朗、豪迈,他说话声音洪亮,因此人人称大声公。每当有社团人士与大专生到访,他总是感激不尽, 期望大家一起继续坚持与努力。白小是因为有像熊玉生与保校委员们那样的中坚分子, 才能坚持到今天。

在担任工委会主席期间,熊玉生工委及教职员们一起, 走访全国,与各地华裔组织、朝野政党和非政府组织进行交流,争取重开白小,曾经带领学生到教育部请愿、到马华总部提出诉求.甚至在2004年大选时, 为在野党站台,尽量突出白小课题。

诚如华教族魂林连玉的中所说的:“我的肉体可以因老病死而消灭,我的精神将在历史上放出异彩。” 熊玉生生前多年来那份锲而不舍的保校精神,真挚诚恳与坚韧不拔的精神,将永远铭记于大家的心中。他的离去,虽然让我们失去了一位华教斗士,但是他的精神却将永远成为白小保校运动的象征。

白小关闭2600多天以来,重开白小是熊玉生最大的心愿。于我国政府一向采取不公平的态度对待华文教育的发展,所以, 我们更要珍惜捍卫母语教育的权利,维护与争取白小重开。

熊玉生同志,我们将延续您的遗志,请您安息吧!

大马人民之声(新山支会)



Wednesday, March 12, 2008

砂州政府剥夺我的选举权!

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php?n=6216

■日期/Mar 11, 2008 ■时间/05:42:45 pm
■新闻/家国风云 ■作者/陈成兴

【陈成兴撰述】第12 届全国大选投票结果已尘埃落定,全国大部分选民对马来西亚建国50年以来的霸权统治表达了厌恶之情,他们明智果敢投选在野党,对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 化、教育等等,表达了改革之心。我是砂拉越美里选区的合格选民,在这届大选中,砂拉越州政府却剥夺了我的投票权利,以致我无法将应有的神圣一票,跟全国选 民一样投给我属意的在野党候选人。【点击:再次被禁入境砂拉越 陈成兴被剥夺投票权】

我 于1940年出生于马六甲州,1977年到砂州以后,主要从事与石油和石油气有关的岸上工程的业务。1980年底完成砂拉越蚬壳油田公司一项罗东扩展工程 以后,便与妻子吕雅蕾在美里定居,两个男儿(艺心和艺青)出生长大后,都在美里受教育。一家人在美里的家园住了20多年。

砂 州移民厅在2000年12月22日突然发出通知,勒令我在两周内离境并禁止我入境,却没有说明理由。我在砂拉越美里除了经商谋生以外,没有参与任何非法活 动,只有参加美里海南会馆,1995年被推选为理事,负责秘书职位,一直连任到离境之日(离境之后适逢会馆选举还中选理事)。除了在离境前被会馆委派作为 会馆代表,出任美里培民中学当届(2001——2002年度)董事以外,我不曾参加美里其他社团或政党。

被驱逐出境的四大罪状

我 对砂州政府勒令我离境并禁止我入境而没有说明理由,起初觉得费解,后来感到愤懑。2001年4月,民主行动党时任国会议员郭素沁和郭金福在国会提出“陈成 兴被驱逐事件”的辩论中,我才知道我被以陈康南为首的砂拉越人民联合党(砂拉越华基执政党)的权贵集团目列为“极端份子”,他们通过砂拉越州政府,利用下 列“理由”作为“罪状”对我采取有关行动:

一、对社会和谐构成危害。

二、对允许他居住在该地23年的砂州政府忘恩负义。

三、煽动当地人民。

四、以美里海南会馆秘书的身份批评州政府。

直到今天,我还不知道我在砂拉越居住期间究竟犯了什么法,而必须遭砂拉越政府(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以陈康南为首的人民联合党的权贵集团)驱逐出境?我更不明白,我究竟犯了什么法而必须遭砂拉越州政府剥夺我的公民权利,包括居住、发表及投票等国家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权利?

我 和夫人吕雅蕾同是砂拉越州比尔骚州选区及美里国会选区的合法选民,尽管面对阻扰,在2001年州选我俩没有放弃投票,而且成功入境投下神圣的两票。在今届 国会大选投票之前,我照样放下在中国的商务活动,3月5日晚离开南宁飞新加坡,3月6日转程回到新山,再从新山偕同夫人于3月7日飞美里,准备隔日投票, 以履行公民权利和义务。

我和夫人是在当天下午四时左右抵达美里机场。在我向移民厅人员出示身份证之后,就被令去会见负责人。一位印裔女性移 民厅官员告诉我,我已被砂拉越政府(安全理事会)列入不准入境的“黑名单”,除非我持有“准予入境”的证明文件,否则不得擅自离开机场,并令我必须立即乘 搭原机离境。

我告诉这位官员,我两夫妇是专程到美里参加明日(3月8日)的大选投票,并且向她出示3月9日的回程机票。她说她必须“奉命行 事”不准我入境,并且说,如果我坚持不愿离境,她惟有强制执行拒绝我入境的命令。这名官员离开后不久,也许是奉她的指令,来了四名亚洲航空公司职员,叫我 立即上机续程前往雪邦国际机场,我没有取得移民厅官员拒绝我入境的书面通知,坚持不愿离开美里(机场)。我对亚洲航空公司职员说:“你们是亚洲航空公司职 员,你们无权这样做!”、“你们要知道,阻止选民在大选投票是触犯国家选举犯罪法令的”。

大约傍晚七时左右,该名名为GEETHA a/p PADAVADAH的女性官员给了我一张由她签发、盖上美里移民厅印章、列号K008330的《拒绝入境通知》(NOTICE OF REFUSAL OF ENTRY)(见附件)。我领了这份文件,在一组约六人的执法人员的监护下,登上大约在7时45分飞往雪邦国际机场的亚洲航空公司班机离开美里。我的夫人 单独留下参与隔天的大选投票,我参与大选投票的合法权利就这样被砂拉越政府通过美里移民厅采取拒绝我入境的措施加以剥夺。

我希望我国关注民主人权的党团或个人关注这项州政府无视国家宪法赋予公民的合法权利,无视《1995年选举犯罪法令》的严重滥权事件,并为我(及其他人)的不法遭遇伸张正义、讨回公道!

没反对设立科廷科技大学

我作出上述请求的根据如下:《星洲日报》2008年3月6日首版头条新闻报道;选举委员会秘书卡马鲁查曼在昨天新闻发布会上,劝告各界人士切勿阻止合格选民前往投票,否则将触犯《1995年选举犯罪法令3(1)(n)条文》。

有 报道说我是反对砂州政府推行科廷科技大学(Curt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而遭遇禁足砂拉越,此报道与事实有出入。事实是,我担任美里海南会馆秘书期间,曾代表会馆对美里的华文教育和美里两所华文独中(一 所是廉律中学,另一所是培民中学)的办学方针和政策,提出过一些意见和批评。

我和美里海南会馆只是主张华文独中必须坚持母语教育办学方针, 反对把独中课程用英语英文教学,从来没有反对设立科廷科技大学,也从来没有反对科廷科技大学用英语英文教学。我代表美里海南会馆表达我们的忧虑:别有居心 者可能利用设立科廷科技大学,令美里两所华文独中,甚至全砂的所有华文独中变质(即改变其教学媒介语为英文英语)。

我谨此重申,我从来没有 反对设立科廷科技大学,也从来没有反对科廷科技大学用英语英文教学。我始终认为,马来西亚各民族必须享有接受母语教育的合法权利,必须享有接受从小学、中 学以至大学的母语教育机会。任何消灭母语教育的企图和做法,都必须坚决反对!任何组织或个人(不管权位多高),如果蓄意变质美里或全砂华文独中,都应该受 到批判和反对。


Friday, March 7, 2008

[information] 国阵,你怎不提民主人权?

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php?n=6144

■日期/Mar 06, 2008 ■时间/10:29:20 pm
■新闻/家国风云 ■作者/本刊陈慧思

【本刊陈慧思撰述】人 民公正党前署理主席詹德拉穆扎法(Chandra Muzaffar)前日在一个讲座会上批评前副首相安华依布拉欣(Anwar Ibrahim)若当首相“是国家灾难”,类似批评即排山倒海地向安华袭去。巫统控制的马来文及英文报章昨日争相挖出陈年旧迹讨伐安华,就连20天前才说 “已忘掉安华”的巫统主席阿都拉巴达威也突然恢复记忆,批评安华当教育部长时从未改善教职员的命运。

也 许是民间气焰令国阵有感选情告急,原先只专注于打“稳定牌”的国阵已明显转守为攻。“已被遗忘”的安华前日开始被重新忆起,昨天批评他的新闻占据了《新海 峡时报》(New Straits Time)三至四个大版、《每日新闻》(Berita Harian)几近两大版,报道一面倒偏向国阵的《马来西亚前锋报》(Utusan Malaysia)也大篇幅报道抨击安华的言论,昨晚国阵最高领导人云集的“文娱晚会”也出现了一致声讨安华的声嚣。【点击:文娱晚会变成数臭大会 家定子根贬安华捧纳吉】

过 去两周国阵的广告和领袖频频提出“国家稳健发展”、“发展人力资源”、国家正推出各类走廊发展计划等平日人民耳熟能的言辞,衬托“安全、和平、繁荣”的口 号。由于发展是必然的,能否与他国并驾齐驱才是人民最忧心的事,因此国阵的广告词始终没有回应教育程度较高者心中的疑虑。

国阵的治国政策已 引发喧天民怨,两周来刊登的一些取巧广告,也可轻易地让在野党在群众大会上点破,譬如在一则“事实证明”系列广告中,国阵摆出面粉、糖、食油、汽油四种统 制品或津贴品的价格表,说明我国的物价比邻国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印尼低廉。安华就在雪隆一场群众大会上提醒人民,我国是燃油出口国,燃油价格应与燃油 出口国评比,事实上我国的油价比汶莱和中东国家等燃油出口国的油价高。

回避民主人权议题

在 过去两周的竞选期,国阵专注于提出一些门面式和施恩性质的政策讨好选民,一概回避过去四年坊间提出的各项民主和人权议题,譬如宗教自由被剥夺、选举制度弊 端、教育政策具歧视性、经济政策没有竞争力、地方政府滥权严重、司法制度腐败、媒体遭到箝制、各级政府行政偏差等课题。

过去四年政府在上述 领域的成绩乏善可陈,没法回应民主人权议题是可以预见的事。柔佛州人民之友工委会就指出:“独立50年来,我国民主、人权状况每况愈下,令人担忧。我国议 会制度的不民主和欺骗性、国阵统治集团滥用国家机器和恶法进行镇压、媒体被全面监控、官员日益腐败、贪污滥权猖獗、金钱政治泛滥、司法公正荡然无存等现象 无处不在。”【点击:投在野党一票以示改革之心 投执政党废票以示厌恶之情】

国 会解散后,各领域非政府组织,如柔佛州人民之友工委会、废除内安法令联盟(Gerakan Mansuhkan ISA)、隆雪华堂、公民社会议会改革倡导团(简称“议改团”或CSI-Parliament)、柔佛55公民、女性参选创议(Women Candidacy Initiative)等团体或公民圈子纷纷建言改善我国的民主人权环境,甚至公开呼吁选民投反对票。

本 届大选,横跨华教、华团、媒体监督、人权和学术领域的社会活跃人士纷纷为在野党站台演讲,包括前教总副主席陆庭谕、马来西亚人民之声执行主任叶瑞生、维护 媒体独立撰稿人联盟主席黄进发、独立新闻中心执行主任雅嘉特莉(V. Gayathry)、《人民宣言》发起人哈里斯依布拉欣(Haris Ibrahim)、《今日马来西亚》(Malaysia Today)主编拉惹柏特拉(Raja Petra Kamarudin,右图)等。

在理性的辩驳中,国阵空泛的论述听在民众的耳中似乎已失去吸引力,目前执政50年的国阵仅能靠主流媒体为它刷刷眉毛、撑撑面子。由于治国失策、论述苍白,躲避公开辩论已是国阵候选人无可选择的退路。【点击:蔡添强今邀对手辩论国是 林时彬:辩论无实质作用】

由于辩论缺席、媒体遭牢牢箝制,很多值得关注的议题没法成为第12届全国大选的议题,主流媒体天天只能拿候选人打瞌睡、候选人喝凉茶进补、美女候选团、候选人轻骑拜票,甚至是候选人的眼镜款式大做文章。

国阵执政登州手段更激

在 野党提出各种跨族群论述的当儿,国阵的论述依旧热衷于玩弄种族性政治。国阵的广告和领袖言论明显曝露,该党各个种族性成员党依旧为各自族群服务,巫统透过 旗下《马来西亚前锋报》几乎天天在头条当眼处刊出不利回教党的新闻或评述,整份报纸也充斥攻击回教党的论述;马华公会则打出“不唱高调,只求成效”的旗 帜,在中、英文报刊登一系列向华社邀功的广告。

无论如何,两党服侍各自族群,也咎因于我国的政治现实。我国目前的政治仍无法脱离种族性政治 的框架,朝野政党都没有交出跳出种族政治框架的决心。目前,国阵、民主行动党和人民公正党的议席分配方式,依旧以选民的种族比例为依归,巫裔选民居多的选 区仍由巫统和回教党竞逐;华裔选民居多的选区则由马华公会或民政党与民主行动党对决。

由于各语文报章也只服务各自读者群,种族性政党借媒体攻击各自的敌手时,才会露出真面目。从《马来西亚前锋报》攻击回教党的方式可看出,巫统与回教党拗手的方式,是比谁的回教色彩更浓,而非谁比较捍卫各族利益和信仰自由。

自从回教党摒弃“回教国”字眼,改走“福利国”路线之后,该党就面临巫统接踵施压。巫统专注于向回教徒选民宣扬,回教党已放弃回教斗争,以图收复保守回教徒的选票。

3 月3日《马来西亚前锋报》就在头版上端刊出了一则以《回教党不再是为回教斗争的政党》(Pas bukan lagi parti perjuangkan Islam)的新闻,引述马六甲州首席部长阿里鲁斯旦(Mohd. Ali Rustam)的话批评回教党自从与人民公正党和民主行动党结盟之后,该党已弃用“回教国”字眼,因而该党已不是一个为回教斗争的政党。

阅 读其他语文报章比阅读母语报章,还有助于了解其他种族性政党的心理和运作方式。巫统一心讨好马来人选民,“不经意”会在马来文报章发表一些听在其他族群耳 里会产生反效果的粗糙论述。最近阅读《马来西亚前锋报》的读者会发现,为了讨好丹、登两州的保守派选民,巫统做了比回教党还要“回教”的事情,包括消灭戏 院和娱乐中心。

昨日《马来西亚前锋报》记者朱基菲里(Zulkiflee Bakar)在刊于第11版的文章《别以回教为口号》(Jangan berslogan Islam)就透射出,为了争取马来人选票,巫统治理登嘉楼州时耍的手段,比执政吉兰丹州的回教党还要“回教国”。

在 这篇犹如为巫统代言的文章里,朱基菲里写道:“在登嘉楼,国阵证明回教的规矩没有被污染,这包括消灭戏院和娱乐中心。相反的,透过建造新回教堂、提升给孩 子们的可兰经教育和回教教育,宣扬回教的伟大。……吉兰丹州人民必须利用这个良机,与国阵一起为这个州的回教发展贡献。在国阵的宣言中列出的各项与回教相 关的议程,都在在证明它真心诚意在吉兰丹宣扬回教的伟大。”

今年回教党弃用保守路线,改走讲究普世价值的方向,却遭巫统狠追猛打。可以说,如果回教党在今届大选之后弃走较为世俗的路线,走回保守宗教的回头路,巫统的叫嚣和煽动肯定要记上一笔汗马功劳。

马华甘心做体制内在野党

至于马华公会,该党竞选期两周的广告和言论显示,该党俨然放弃了执政党地位,专注于做“国阵里头的反对党”(马华公会妇女组秘书尤绰韬语),只热衷于摆出该党过去成功为华社“争取”到的小恩小惠,而非陈述该党有份参与制订的国策。

动辄数万元的全版大选广告是各党展现自己功绩的时候,但马华公会只能靠“成功向政府争取超过一千一百万令吉用于保留华人传统文物”、“过去八年为华裔大专生争取超过13亿令吉贷学金、资助超过17万名华裔生深造”等几经辛苦“争取”得来的小甜头向华社邀功。

马 华公会几乎在每则广告中都打出“反对党在表演做秀,马华真正踏实做事”,类似说法耳熟能详,可是已非制伏选民的良策。资源掌握在执政党手中,建校、发放奖 学金、发展国家等任务自然落在执政党身上,民主行动党雪州武吉东姑(Bukit Tunku)州议席候选人刘永山就在一场群众大会中指出:“资源交到政府的手中,做的自然是政府,没有资源在野党怎么做?”

马华公会和民政 党仍从种族主义观点出发,打击劲敌民主行动党。这两个华基政党的主要论述是,投选民主行动党会削弱华人在内阁的代表性,为了华社利益,选民必需投选马华公 会。该党元老级中委黄木良昨日接受《新海峡时报》专访时就说,“在1986年,民主行动党赢得24席、马华公会只得18席;1990年,民主行动党比马华 公会多赢二席。民主行动党以为这是民主一大步,事实上是华社大倒退,因为他们在政府里没有足够代表性,以维护他们的利益”。

上述“制衡巫统”的论述说明,马华公会和民政党把巫统当作是敌党多于友党,充分曝露种族性政党的理论危机。


Thursday, February 28, 2008

尊重选举公平自由抗议警方干预选战

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php?n=6022

■日期/Feb 27, 2008 ■时间/01:07:09 pm
■新闻/党团观点 ■作者/柔佛州人民之友

【党团文告/柔佛州人民之友】柔佛州人民之友工委会针对警方于本月24日动用镇暴部队干扰与阻止社会主义党和丰国会议席候选人杰亚古玛(Jeyakumar Devaraj)举行竞选讲座会,表示抗议与谴责。

据《独立新闻在线》报道,警方是以讲座会没有准证之说辞,而动用镇暴部队到现场阻止该讲座会。除此之外,瓜拉江沙市议会也被指在执法上持双重标准,禁止在野党助选团在竞选行动室前架设讲座舞台,却批准执政党助选团在附近架设舞台举办演唱会,干扰对方。【点击:社会主义和丰候选人办讲座会 警方藉词没准证派镇暴队干扰】

我 们认为,选举活动是人民直接参与民主政治的方式之一,出席讲座会,获取各方的讯息皆是选民基本的政治与公民权利。此外,各候选人也应该享有对人民表达政见 的公平机会与自由。警方却以法律为依据而阻止竞选在野党候选人的讲座会,不止侵犯人民的基本集会自由,也阻碍了选举的自由与公正。

国阵政府长期的政治垄断、一党独大的政治局面令民主政治的监督与制衡荡然无存,人权状况每况愈下,贪污滥权猖獗,金钱政治泛滥,司法不公正,国家执法单位被滥用来维持国阵政府的统治与利益。而这选举活动被干扰、执法单位不中立事件,恰恰反映了我国的目前政治霸权现况。

柔佛州人民之友工委会因此呼吁选民在大选中投在野党一票,表示改革之心,向腐败、专制的国阵政府表达要求改革之心。


Thursday, February 21, 2008

柔州人民之友咨询大会 通过议案号召投反对党一票——表示改革之心

人民之声(新山支会)于2008217日下午2时,于人民之友联络所,举办人民之友咨询大会暨新春聚会。可是由于我国首相于213宣布解散国会,人民之声同时借此机会,发表柔佛州人民之友工委会告全国选民书,号召全国选民

投反对党一票——表示改革之心

投执政党废票——表示厌恶之情

并寻求在场大约50名出席的人民之友通过该项告选民书。会议同时要求所有关心国家民主人权状况的朋友,广泛传印派发该会《告全国选民书》,以便在第12届大选,发挥效用。柔佛州人民之友工委会告全国选民书由工委会署理主席,著名人权律师杨培根律师代表宣读,再由全场人民之友举手通过,呼喊口号,表示改革决心。杨培根律师在宣读告选民书时表示,首相阿都拉在212日否认会解散国会的24小时内,随即反悔宣布解散国会。这将使马来西亚成为全球国家的笑柄。

主席欢迎词

演讲人:人民之声主席罗明亮

欢迎各位同志、朋友积极出席今天由我们人民之声(新山支会)举办的2008年度人民之友咨询大会暨新春聚会。我们向各位拨出宝贵时间出席这个咨询大会的朋友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我们举办人民之友咨询大会,是为了向关心人民之声,以及我国特别是柔佛州民主、人权状况的朋友,汇报我们组织过去一年里的工作进展及今年的工作重点。我们希望这个大会可以达到集思广益、百家争鸣的效果,以便收集各位的意见和批评,改进我们不足的地方。期望我们在2008年里,可以更好的扮演我们的角色。

最后,人民之声向大家拜个年,祝大家身强体健、新春进步。

人民之声工作报告讲词

报告人:执行秘书严居汉

2007年是马来半岛独立50周年纪念,也是马来西亚建国44周年纪念。检视独立50年来,我国民主、人权状况却是每况愈下,令人担忧。我国议会制度的不民主和欺骗性、国家机器和恶法的镇压、媒体的全面控制、金钱政治的泛滥、国阵政权日益腐败、司法公正荡然无存等现象无处不在。尤其严重的是,种族主义的政治思想、组织和运作方式,不但主导了国政政府,实际上也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上。

我们的一些努力

依据这样的一种局势,人民之声(新山支会)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积极推动各项工作,为柔州乃至于国内民主、人权事业尽些绵力。在州内,我们于0751突破性的与“被压迫者联盟”及柔州各党团,在新山市议会草场,联合举办一场《国际劳动节》庆祝会。这个集会不单向全国人民揭露了柔州各个劳动阶层的问题,也将柔州的劳动人民与全国各地的劳动者联系在一起,大大鼓舞了本地劳动人民的斗争士气。

我们也积极关心本区罪案率高企不下,大众生命及财产安全受到严重侵害的各种抢劫、攫夺、盗窃及掠杀事件。除了敦促政府成立独立的警察投诉委员会(IPCMC),我们也参与了新山人民签署备忘录,要求警队提高效率的动员行动。我们的两位工委,甚至因此而遭警方无理逮捕及扣留逾58小时。

另外,我们也成立了跨族群的“母语教育关怀小组”,针对政府与2003年推行的‘小学英语教授数理科’政策进行草根调查。小组在州内的华、淡、国小以及宗教小学进行了涉及师生的广泛问卷调查,搜集在此政策下,面对影响冲击最大的群体的声音及看法。这项调查报告目前还在整理阶段,相信不久的将来即将完稿公布。我们相信这份报告可以代表柔州各族人民在此课题的真正意愿。

推广人权认识及醒觉

在推广人权认识方面,延续往年一贯的努力,我们就我国当前的民主人权状况,多次举办讲座会、交流会等活动,与州内各阶层人民交流我们的看法及意见。我们也多次将活动的成果,集合起来,出版小册子;或就各项关乎人民生活的重大议题印制传单,广泛分发到州内各地区,甚至散发到全国各地,发挥一定的作用及引起广泛的讨论。

除此,我们也举办或联合其他团体举办了多各有关各项人权的工作坊,如:"反对种族歧视"工作坊、"认识你的权利"讲座会、"警察与你的权利"工作坊、配合董总推动《还我母语教育》明信卡等。

组织内部变更

至于组织内部,我们在2007年历经了几项重大的转变。首先,我们于076月历经组织的执行秘书人选的更替,由新任执行秘书严居汉承接前任执行秘书郑文辉的一切职务。另外,我们也成立了两个新的工作单位,以便更有效的推动民主人权工作。除了上述的“母语教育关怀小组”,我们也于8月间成立了“人权支援小组”,协助州内自身权利受到侵蚀的个人或群体,争取应有的权利

成立迄今,我们已受理了不下20宗案件。其中有警察滥权事件、房屋及土地权受侵害、工人待遇等。当中不乏成功协助受害人争取得应得的工资或权利的例子。我们希望通过这种种努力,可以唤起柔佛州广大被压迫群体的醒觉,了解本身的基本人权。我们也希望广大被压迫群体可以通过行动累积经验、统一看法,逐步团结起来,努力争取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

我们的局限

人民之声是一个在商业法令之下注册及运作的非政府组织,难免在方方面面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它的发展与成长无可避免地受到局限。最显著的是,人民之声无法像其他社团那样招收会员,以成为组织发展的支柱及动力。我们也不能像其他社团那样按照章程召开会员大会、选举理事会来推动会务。

尽管面对如此多重障碍,为了集中力量及统一意见,更好地推动民主人权工作,我们成立了“人民之友”(FRIENDS OF SUARAM)这个志愿者队伍,广招热爱民主人权的人士积极投入参与。我们通过由自愿者共同推选组成的工作委员会(或者称为管理委员会)组织各项活动及工作广泛接触群众,听取群众的意见及批评,随时依据群众的观点改进自身和改进工作。

我们今天举行的咨询大会,其实就像其他社团举行的会员大会一样,就是召集过去日子以来一直对我们表示关心与支持的人士,进行工作汇报及讨论各项问题,最重要的是听取大家的意见,按照大家的意见去办事。我们认为,这就是我们在人民之声的范围里,体现民主的方式。

人权报告

报告人:人民之声委员吴志鸿

大马人民之声(新山支会)于2006年第一次出版《2006年柔佛州人权报告》。我们从大马人民之声总部出版的《大马人权报告》得到启示。总部的报告已经成了读者了解我国人权进展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我们希望,《柔佛州人权报告》也能发挥类似的作用——让广大民众了解州内人民面对的真正社会矛盾,从而认识到,爭取和维护基本人权,人人有责。

这份《2007年柔佛州人权报告》(简称《报告》)主要参考去年1月至11月的主流报章报导。完成这份报告,是大马人民之声(新山支会)阅读社2007年最主要的工作。一年来,阅读社在志愿工作者的合作下,每月持续地阅报、剪报和撰写有关课题纲要。

成立人权支援小组,协助争取人权

这份报告相较前年的进步在于,我们收录了大马人民之声(新山支会)人权支援小组所处理的案件资料。人权支援小组于去年8月成立,旨在协助人权被打压者争取应有的权益。由于小组直接参与跟进案件的发展,相关资料比起报章资料更为完整。我们期望今年人权支援小组能提供更多资料,以丰富人权报告的内容。

这份《2007年柔佛州人权状况报告》中所罗列的人权课题包括警察滥权、社会治安、社会、文化与经济权利、母语教育权利、工人权利。资料较少的课题则被纳入其它项目。

由于《报告》的主要参考材料源自主流报章,部分资料并不完整。因此,这份报告的内容遗漏在所难免。我们欢迎各方朋友,提供建议,改善不足。

2007年柔佛州人权报告》反映了我国政府对人民基本人权的尊重,仍然有许多令人诟病的地方。2006年,人民所投诉的大部分人权议题(见《2006年柔佛州人权报告》)都在2007重复出现。诸如扣留期间死亡案件、水灾、社会治安败坏、生活环境受污染等等, 尤其是民生问题类别的受害人投诉,有愈加严重的趋势。

成立《投诉警察滥权委员会》--

根本解决警方滥权问题,保障社会治安

我们已经观察2007年内柔佛警方滥权的情况。《报告》所提及的警方滥用职权、滥用《内安法令》(被国会赋予无审讯扣留权力的恶法)、数宗扣留所死亡案件、滥用枪械等,只是被举报的冰山一角。因此,我们促请首相依据所许下的承诺,成立《投诉警察滥权委员会》(IPCMC),以改革警察部队。我们全力支持并配合律师公会所推行的网上签名运动,希望号召民众全力支持首相成立《投诉警察滥权委员会》。

人民之声(新山支会)也再次强调,鉴于我国发生太多警察滥权和对平民使用暴力事件,成立《投诉警察滥权委员会》是刻不容缓的工作。(418日《东方日报》,南马C3

《报告》对治安罪案的分析,和警方本身提供的数据是不谋而合的。警察总部发表的数据显示,柔州2007年发生6900宗罪案,比起2006年的6611增加了4.37%18日《星洲日报》02版)。2007年下半年,由于柔佛州人民的抗议行动给予当局极大的压力,警队才赶紧采取相应的措施。舒缓民怨。事实上,警方不应当只强调提高破案的效率,而必须把人民的基本权利置于一切其他利益至上。警察应该把自己看作是人民警察,而不应把自己当作比人民高一等,不应像目前那样,以警方本身为中心,推行所谓警察之友一类的计划。

推行地方议会选举,解决民生问题

柔佛州人民2007年的民生概况,见于《报告》的第三部分——《社会、文化与经济权利》。几乎天天都有民众投诉:垃圾处理不当、住宅区沟渠阻塞、某处出现路坑、河流和空气污染等等。州内多不胜数的民生问题也暴露了地方政府制度的缺陷。由执政党委任的地方政府,缺乏民意基础,在施政上无需向人民负责。这导致官委地方议员无心施政,做事怠慢,推卸责任,官僚作风盛行。人民在民生问题上,唯有寻求其他途径,通过政党或媒体反映现实,希望地方政府官员关心和解决民生问题。他们应正视问题的症结,不应只提出治标不治本的临时措施。

大马人民之声(新山支会)认为,推行地方议会选举,提高地方议会民主,加强人民对地方政府的监督能力,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必要条件之一。

改善人民的生活、缩小社会贫富鸿沟

此外,州内社区人民还得为了房屋及土地权,进行反逼迁运动。渔民、农民、小贩等群体的基本权益被剥夺。他们不得不群起而进行维权运动。人民的经济和环境权利经常受到各式各样的发展计划的威胁。

我国各级官员们所热衷的所谓发展计划,大多是不公平的计划。 这些计划偏重于大财团的利益,而妄顾人民的生活和利益。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下,人民只能过着日愈艰难的日子。

国家的贫富鸿沟也在迅速的扩大。大部分的小市民在现实中苦苦挣扎求存,国家大量的财富却独肥了政客们和他们的朋党。这样的所谓发展,没有为人民带来益处,却使生活水平每况愈下。

所以对广大民众来说,只在显示经济发展的数据,并沒有什么实在意义,也不是人民想要的发展模式。政府应该进行改革,致力于改善广大人民的生活、贯彻缩小社会贫富鸿沟的发展政策。

摒弃单元化政策,公平对待各民族母语教育权利

华小是我国政府主要源流的小学之一。《报告》中有关人民母语教育权利的部分虽然只涉及柔州华小的状况,但它足以反映整体母语教育被忽略的情况。当局应摒弃单元文化的教育政策,公平对待各民族的母语教育权利。

保障最低工资,维护劳工权利

面向严峻的全球化挑战,人民得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可是,在柔佛的外籍工友抑或本国工人却面临基本权益被资方剥夺的生存问题,例如工资遭拖欠、实得工资与承诺不符、不合理的革职赔偿、争取立法最低工资不遂、公积金遭拖欠等等。柔佛州生活消费水平逐渐提高,劳工基本权益一旦被典当,生活将成问题。当局应正视劳工的实际困境,尤其在立法和执行方面,更应照顾和维护劳工的基本人权。

虽然2007年柔州面在各方面的人权不断被侵蚀,但是,人民并没有坐以待毙。从社会治安面临高度危机,到面临电讯塔对健康的威胁,或者劳工受到不合理的革职赔偿案,人民都勇于争取属于自己的基本权益。

最后,我们必须对2007年人民为捍卫与争取人权的一切斗争,加以肯定。我们希望,这份《柔佛州人权报告》能起到记录、鼓舞与承先启后的作用。

##

图片说明:

1##人民之声执行秘书严居汉,以投影器辅助,报告人民之声2007年会务报告。

2##与会者通过议案,号召全国选民投反对党一票——表示改革之心;投执政党废票——表示厌恶之情。前排左3,人民之友主席罗明亮、署理主席杨培根律师。

3##人民之声委员吴志鸿汇报由人民之声撰写的《2007年柔佛州人权报告》。


Monday, February 18, 2008

“柔佛病了,源头是国阵垄断” 两柔公民团体发声支持在野党


http://www.malaysiakini.com/news/78177

2月18日 下午2点25分

第12届大选将至,两个柔佛民间团体昨日起而行动,呼吁选民投票给在野党,打破国阵的政治垄断,让在野党发挥监督制衡的角色,以杜绝现有的无能滥权和贪污腐败现象。

这两个团体的动作,给向来静如止水的柔佛选情造成一阵涟漪。过去,柔佛一直是巫统和国阵的超稳定票仓,其选民多倾向执政党,在野党几乎没有任何立足的空间。

55公民联署“投反对党”运动

昨日,柔佛州人民之友工委会发表文告,号召全国选民投在野党一票,以表示改革之心;又或,投执政党废票,以传达厌恶之情。

johor statement for endorsement在同一天,55名自称为“一群关心柔佛州前途的公民”也发表文告,呼吁选民要投选反对党,打破国阵在柔佛州议会的垄断局面。他们发起“投反对党一票,显现我们的改革决心”联署运动。

这55 名连署者,包括源自柔佛州各角落的人士,并公开予柔佛人及在柔佛工作的关心人士联署,惟不接受政党高级干部及大选候选人。律师公会前主席杨映波、资深律师 杨培根、双语评论作者李万千、著名时评人兼电视名嘴唐南发及教总前执行秘书长姚丽芳皆名列联署名单之中。其他的联署者多是时评人和年轻的学运份子。

柔佛州人民之友工委会认为,马来西亚在国阵统治下,民主和人权状况每况愈下,贪污腐败滥权现象猖獗,司法失去独立性,人民生活负担日益沉重,而且“种族主义思想、组织和运作方式,普遍存在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各个领域。”

投执政党废票,表示厌恶之情

它 强调,国阵政府延续其种族政策,惯用种族分化的手段来维持其执政权,因此各族人民应该“识破国阵集团的统治手段和真正面目,不再相信国阵集团派发的“大选 糖果”。 选民应该“团结一致,狠狠打击国阵”,在这次大选中,“投反对党一票——表示改革之心”,否则也可以“投执政党废票——表示厌恶之情”。

另 一边厢,“一群关心柔佛州前途的公民”在他们的文告中强调“州议会需要监督和制衡”,并呼吁柔州选民“在这届大选把选票投给反对党,以此告诉国阵政府: 我们不要种族主义, 我们不要朋党主义, 我们不要滥权贪污舞弊, 我们要的是司法独立, 治安良好的生活环境, 一个健康理想的社会。”

促成两间杂货店,避免市场垄断

“我们迫切需要反对党。 反对党在州议会中将对执政党起着制约均衡的作用, 制止贪污滥权的现象。反对党的制衡,就如一个村落里的第二家杂货店。当唯一一间杂货店垄断市场、价格不合理及服务差劲时,就应该促成第二家杂货店开业,营造两店互相竞争的局面。”

johor flood 211206 aerial view of flood area这群柔佛公民对于柔佛近年的发展深感忧虑,认为严重罪案频频发生,人民身家安全已失去保障,政府的规划和管理不彰带来无谓浪费,马新弯桥和大型发展弊病丛生,更让两次的大水灾肆虐,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此外,华小学位严重短缺的问题,也同样没有获得政府的正视。

他们解释说,柔佛“社会病了,病的源头是国阵长久的政治垄断”。

柔佛是巫统的起源地,是国阵政府的传统堡垒,它长期垄断柔佛州议会。1999年大选,国阵囊括所有柔州26个国会议席和56个州议席,2004年大选,国阵因技术性原因输掉一个州议席,唯仍牢牢控制99巴仙的国州议席。

johor crime protest 180607 street这群柔佛公民认为,长期政治垄断“使当权者独断独行”,“在治安、大水灾的问题上束手无策;在增建华小问题上, 毫无设法解决的诚意。”

以下是柔佛州人民之友工委会的文告全文:

投反对党一票,表示改革之心

我们,柔佛州人民之友工委会,是一个在柔佛州活动的为人权而奋斗的组织,呼吁全国选民,在即将来临的第12届全国大选,作出以下的选择和行动:
1、 投反对党一票——表示改革之心:支持由民主行动党、回教党、人民公正党、社会主义党以及人民党所派出的候选人,进入国会和州议会,向专制集权的国阵统治集团,表达人民要求改革的决心。
2、 投执政党废票——表示厌恶之情:如果你不满目前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等状况,而又不认同反对党,不愿意投票支持反对党,那就请你投执政党废票,表示你对执政集团政治伎俩的厌恶之情。

独 立50年来,我国民主、人权状况每况愈下,令人担忧。我国议会制度的不民主和欺骗性、国阵统治集团滥用国家机器和恶法进行镇压、媒体被全面监控、官员日益 腐败、贪污滥权猖獗、金钱政治泛滥、司法公正荡然无存等现象无处不在。尤其严重的是,种族主义思想、组织和运作方式,普遍存在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教 育和社会各个领域。燃油价格飙升加速百物价格暴涨,人民生活负担日益沉重。无论你是工人、农民、渔民、小贩、商人、知识份子,都对现实不满,而且越来越强 烈。

以巫统为主导的执政集团企图利用狭隘宗教思想统治各族人民,剥夺各族人民的宗教信仰自由,限制兴建以及强行拆除各族人民的信仰场所的 做法,更加深了华印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不满。“兴都权益行动委员会”(HINDRAF)的崛起,是我国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的必然产物。种族政策日益猖獗以及 生活日益贫困,迫使向来逆来顺受的印度族群不得不群起反抗,以至其族群中许多企业和专业人士挺身而出领导2007年11月25日的和平请愿,抗议国家独立 以来所实施的种种不公平政策。然而,国阵统治集团不惜以《内安法令》拘禁其领导人并以暴力镇压和平请愿,暴露出国阵一意孤行,执意将其压迫和剥削各族人民 的政策执行到底。

国阵延续种族政策,旨在维持其执政权


我国人民充分认识到,“种 族分化”不是多元社会的一种“自然”现象。相反的,这是由于执政集团通过其掌控的种种社会资源,刻意在各族人民之间建起鸿沟、加深相互之间的隔阂,甚至制 造相互之间的矛盾。“种族分化”源自于英殖民主义者分而治之的政策,以制造民族分裂、挑起民族冲突,从而维持其殖民统治。

独立后,联盟政 府以及后来的国阵政府继承了这种分而治之的政策,一直延用到今天,并在过程中不断地把它制度化,使它更为有效。许多事实证明,执政集团里的许多政客,为了 自身的政治利益,仍然不断地利用宣传媒体和公众机构,制造和散播种族间的不和。巫青团长希山慕丁连续3年( 2005年、2006年、2007年)在巫统大会上亮出马来短剑,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巫统、马华、印度国大党各自打着“关心马来人”、 “关心华人”、“关心印人”的幌子笼络人心。其实他们都是各民族人民的压迫者,妄图以分化民族团结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对人民的统治。全国人民已经认清,巫 统一党坐大的国阵政府独裁专制、恋权贪财、以权谋私、罔顾人民利益的真正面目。国阵的其他成员党(主要是马华、印度国大党)只不过是巫统对付各族人民的帮 凶和打手。

该是“团结一致,狠狠打击国阵”的时候了

种族主义与种族歧视,已经支配我国社会漫长岁月。“马来人至上”的单 元化政策在政治、经济、文化及教育等领域肆虐多年。现在该是让我们达致一个新的共识的时候了,让所有渴望民主人权的各族人民作出努力,在这次大选中,“投 反对党一票——表示改革之心“,如果你不认同反对党,那就“投执政党废票——表示厌恶之情”,让更多的反对党议员进入国会和州议会,表达各族人民的改革决 心,同时创造一个坚持以维护广大各族人民共同利益为基础的真正团结的局面,摧毁国阵集团实施的种族主义与种族歧视,争取一个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种族特 权、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非种族性的治国方案。

柔佛州人民之友工委会号召,各民族人民必须团结起来,反对种族主义!反对民族分化!狠狠打击国阵!反对国阵统治!这是解决我国人民当前所面对的种种问题的根本途径。

号召柔佛州选民,打破国阵垄断国州议席的局面

我 们,柔佛州人民之友工委会,作为一个在柔佛州活动的为人权而奋斗的组织,强烈要求柔佛州选民:团结起来支持反对党阵线,打破国阵垄断国州议席的局面,让越 多的反对党代表进入国州议会越好。这是给国阵(特别是巫统)一个狠狠的打击,因为柔佛州是巫统的发源地,也是国阵的堡垒区——1999年大选,国阵囊括所 有柔佛州26个国会议席和56个州议席;2004年大选,国阵因技术性原因输掉一个州议席,还是牢牢控制99%的国州议席。

国阵统治集团 实施的种族主义与种族歧视政策,由于跟广大各族人民利益相对立,势必遭受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激烈的反抗和斗争,最终一定彻底失败。广大各族人民,只要识破 国阵集团的统治手段和真正面目,不再相信国阵集团派发的“大选糖果”,而一心一意投反对党的票,或者是投执政党废票,狠狠打击国阵,一定赢得胜利!

柔佛州人民之友工委会
2008年2月17日

以下是《投在野党一票,显现我们的改革决心!》全文:

打破国阵垄断州议会的局面

我 们是一群关心柔佛州未来的公民,对柔州这几年来的发展深感忧虑。触目惊心的罪案频频发生,人民不再感到安全,生活不再有保障;两次大水灾摧毁无数家园,工 商业蒙受巨大亏损;缺乏规划的马新弯桥不管续建还是取消,都是一项不实惠的工程,浪费人民辛辛苦苦缴纳的税金;新山县和古来县人口快速增长,华文小学却供 不应求, 但政府却迟迟不加以解决。家长为了孩子入学, 得漏夜排队。

社会病了,病的源头是国阵长久的政治垄断。柔佛州是巫统的发源地,也是国阵的堡垒区,1999年大选,国阵囊括所有柔州26个国会议席和56个州议席,2004年大选,国阵因技术性原因输掉一个州议席,唯仍牢牢控制99%的国州议席。

州议会需要监督和制衡

过去十年,国阵垄断柔佛州议会,完全没有在野党的监督和制衡。绝对权力是绝对腐败的根源。政治垄断使当权者独断独行。在治安、大水灾的问题上束手无策;在增建华小问题上, 毫无设法解决的诚意。这一切都是种族主义政策和和垄断政治生态的结果。

我们迫切需要在野党。在野党在州议会中将对执政党起着制约均衡的作用, 制止贪污滥权的现象。在野党的制衡,就如一个村落里的第二家杂货店。当唯一一间杂货店垄断市场、价格不合理及服务差劲时,就应该促成第二家杂货店开业,营造两店互相竞争的局面。

我们呼吁柔州选民, 在这届大选把选票投给在野党,以此告诉国阵政府: 我们不要种族主义, 我们不要朋党主义, 我们不要滥权贪污舞弊, 我们要的是司法独立, 治安良好的生活环境, 一个健康理想的社会。

我们必须打破国阵垄断柔佛州议会的局面!

投在野党一票,显现我们的改革决心!

一群关心柔佛州前途的公民

14-2-2008

上述声明仍公开给其他关心政局的柔佛州公民联署,但不接受政党高级干部及大选候选人,详情可接洽黄业华(电话:012-2658448,电子邮箱:johorcitizen@gmail.com
,网站:www.antcyc.com/johorcitizen.php

投反对党一票,表示改革之心。


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php?n=5913


投在野党一票以示改革之心
投执政党废票以示厌恶之情

■日期/Feb 17, 2008 ■时间/04:27:39 pm
■新闻/党团观点 ■作者/柔佛州人民之友工委会

【党团文告/柔佛州人民之友工委会】我们,柔佛州人民之友工委会,是一个在柔佛州活动的为人权而奋斗的组织,呼吁全国选民,在即将来临的第12届全国大选,作出以下的选择和行动:

一、投在野党一票--表示改革之心:支持由民主行动党、回教党、人民公正党、社会主义党以及人民党所派出的候选人,进入国会和州议会,向专制集权的国阵统治集团,表达人民要求改革的决心。

二、投执政党废票--表示厌恶之情:如果你不满目前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等状况,而又不认同在野党,不愿意投票支持在野党,那就请你投执政党废票,表示你对执政集团政治伎俩的厌恶之情。

独立50年 来,我国民主、人权状况每况愈下,令人担忧。我国议会制度的不民主和欺骗性、国阵统治集团滥用国家机器和恶法进行镇压、媒体被全面监控、官员日益腐败、贪 污滥权猖獗、金钱政治泛滥、司法公正荡然无存等现象无处不在。尤其严重的是,种族主义思想、组织和运作方式,普遍存在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 各个领域。燃油价格飙升加速百物价格暴涨,人民生活负担日益沉重。无论你是工人、农民、渔民、小贩、商人、知识份子,都对现实不满,而且越来越强烈。

以巫统为主导的执政集团企图利用狭隘宗教思想统治各族人民,剥夺各族人民的宗教信仰自由,限制兴建以及强行拆除各族人民的信仰场所的做法,更加深了华印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不满。“兴都权益行动力量”(HINDRAF)的崛起,是我国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的必然产物。

种族政策日益猖獗以及生活日益贫困,迫使向来逆来顺受的印度族群不得不群起反抗,以至其族群中许多企业和专业人士挺身而出领导20071125日的和平请愿,抗议国家独立以来所实施的种种不公平政策。然而,国阵统治集团不惜以《1960年内安法令》拘禁其领导人并以暴力镇压和平请愿,暴露出国阵一意孤行,执意将其压迫和剥削各族人民的政策执行到底。

国阵延续种族政策 旨在维持其执政权

我 国人民充分认识到,“种族分化”不是多元社会的一种“自然”现象。相反的,这是由于执政集团通过其掌控的种种社会资源,刻意在各族人民之间建起鸿沟、加深 相互之间的隔阂,甚至制造相互之间的矛盾。“种族分化”源自于英殖民主义者分而治之的政策,以制造民族分裂、挑起民族冲突,从而维持其殖民统治。

独立后,联盟政府以及后来的国阵政府继承了这种分而治之的政策,一直延用到今天,并在过程中不断地把它制度化,使它更为有效。许多事实证明,执政集团里的许多政客,为了自身的政治利益,仍然不断地利用宣传媒体和公众机构,制造和散播种族间的不和。巫青团长希山慕丁(Hishammuddin Hussein)连续三年( 2005年、2006年、2007年)在巫统大会上亮出马来短剑,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巫 统、马华、印度国大党各自打着“关心马来人”、“关心华人”、“关心印度人”的幌子笼络人心。其实他们都是各民族人民的压迫者,妄图以分化民族团结来维护 自己的利益和对人民的统治。全国人民已经认清,巫统一党坐大的国阵政府独裁专制、恋权贪财、以权谋私、罔顾人民利益的真正面目。国阵的其他成员党(主要是 马华公会、印度国大党)只不过是巫统对付各族人民的帮凶和打手。

该 是“团结一致,狠狠打击国阵”的时候了种族主义与种族歧视,已经支配我国社会漫长岁月。“马来人至上”的单元化政策在政治、经济、文化及教育等领域肆虐多 年。现在该是让我们达致一个新的共识的时候了,让所有渴望民主人权的各族人民作出努力,在这次大选中,“投在野党一票--表示改革之心”,如果你不认同在 野党,那就“投执政党废票--表示厌恶之情”,让更多的在野党议员进入国会和州议会,表达各族人民的改革决心,同时创造一个坚持以维护广大各族人民共同利 益为基础的真正团结的局面,摧毁国阵集团实施的种族主义与种族歧视,争取一个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种族特权、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非种族性的治国方 案。

柔佛州人民之友工委会号召,各民族人民必须团结起来,反对种族主义!反对民族分化!狠狠打击国阵!反对国阵统治!这是解决我国人民当前所面对的种种问题的根本途径。

号召柔州选民:打破国阵垄断国州议席的局面

我 们,柔佛州人民之友工委会,作为一个在柔佛州活动的为人权而奋斗的组织,强烈要求柔佛州选民:团结起来支持在野党阵线,打破国阵垄断国州议席的局面,让越 多的在野党代表进入国州议会越好。这是给国阵(特别是巫统)一个狠狠的打击,因为柔佛州是巫统的发源地,也是国阵的堡垒区--1999年大选,国阵囊括所有柔佛州26个国会议席和56个州议席;2004年大选,国阵因技术性原因输掉一个州议席,还是牢牢控制99%的国州议席。

国 阵统治集团实施的种族主义与种族歧视政策,由于跟广大各族人民利益相对立,势必遭受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激烈的反抗和斗争,最终一定彻底失败。广大各族人 民,只要识破国阵集团的统治手段和真正面目,不再相信国阵集团派发的“大选糖果”,而一心一意投在野党的票,或者是投执政党废票,狠狠打击国阵,一定赢得 胜利!



Saturday, February 16, 2008

Undilah Parti Pembangkang Untuk Reformasi Negara

Jawatankuasa Sahabat Suaram Negeri Johor Malaysia

Seruan Kepada Semua Pengundi (17hb February 2008)

Kami dari Jawatankuasa Sahabat Suaram (FOS) Negeri Johor Malaysia, yang merupakan sebuah badan bukan kerajaan (NGO) yang aktif memperjuangkan hak asasi manusia di negeri Johor. Menjelang Pilihanraya Umum ke-12, kami menyeru kepada semua pengundi di seluruh negara supaya:

1. Undilah parti pembangkang, untuk reformasi negara

Sokonglah calon daripada DAP, PAS, PKR, PSM dan PRM dalam pilihanraya Parlimen dan Dewan Undangan Negeri. Ini adalah untuk menyuarakan kepada BN yang autokratik itu bahawa rakyat ingin mereformasikan masyarakat kita.

2. Tunjukkan rasa benci terhadap parti berkuasa dengan undi rosak

Sekiranya anda tidak bersetuju dengan parti pembangkang, tetapi memang tidak puas hati terhadap keadaan politik, ekonomi, budaya, dan sosial pada masa kini, maka anda diminta tunjukkan rasa benci terhadap pemerintahan BN dengan undi rosak.

Negara kita telah merdeka selama 50 tahun, Akan tetapi amalan demokrasi dan hak asasi manusia negara kita makin hari makin terhakis seperti berikut:

  • Sistem parlimen yang tidak demokratik dan menonjolkan sifat palsu dan menipu.
  • Pemerintahan BN sentiasa menyalahgunakan jentera negara dan menggunakan undang-undang zalim untuk menindas rakyat.
  • Media massa dikawal ketat oleh pemerintah.
  • Pegawai-pegawai kerajaan yang makin corrupt dan salah guna kuasa, serta main “politik wang” dan amalan rasuah makin berleluasa.
  • Keadilan kehakiman tidak wujud.

Yang paling serius adalah segala bidang politik, ekonomi, budaya, pendidikan dan sosial telah dilanda fahaman dan amalan perkauman. Kenaikan harga petrol yang mendadak membawa kepada kadar inflasi tinggi semakin membebankan rakyat biasa. Rasa tidak puas hati di kalangan buruh, petani, nelayan, penjaja, peniaga mahupun cendekiawan terhadap keadaan semasa semakin meningkat.

Golongan pemerintah yang diterajui oleh UMNO menggunakan pemikiran agama yang sempit untuk memerintah rakyat, dan menafikan hak kebebasan agama pelbagai kaum. Tindakan mereka yang menghalang pembangunan dan merobohkan tempat sembayang di kalangan rakyat pelbagai bangsa telah membangkitkan perasaan tidak puas hati di kalangan kaum Cina, India dan lain-lain kaum minoriti.

Kebangkitan HINDRAF merupakan hasil daripada konflik masyarakat yang makin mendalam. Dasar perkauman dan kesusahan kehidupan memaksa kaum India bangkit dan menentang, sehingga peniaga dan golongan profesional kaum itu menampil ke hadapan untuk memimpin satu perhimpunan raksasa secara aman pada 25hb November 2007.

Mereka meluahkan perasaan tidak puas hati mereka terhadap dasar-dasar tidak adil yang telah dilaksanakan sejak kemerdekaan. Namun demikian, pemerintahan BN menunjukkan sikap keangguhan dengan menggunakan ISA untuk menangkap pemimpin-pemimpin mereka, serta menggunakan kekerasan untuk menghalang perhimpunan secara aman itu.

Perbuatan itu telah menunjukkan BN berniat untuk terus melaksanakan dasar-dasar menindas dan memerah rakyat jelata pelbagai kaum.

BN meneruskan dasar perkauman

semata-mata untuk mengekalkan pemerintahan

Rakyat kita menyedari bahawa “dasar memisah-misahkan pelbagai kaum” tidak merupakan suatu gejala “semula jadi”. Sebaliknya, syak wasangka antara satu kaum sama lain, perpisahan dan konflik diakibatkan oleh golongan pemerintahan dengan menggunakan berbagai-bagai sumber masyarakat yang dikuasainya.

“Dasar memisah-misahkan pelbagai kaum” berasal dari dasar “pecah dan perintah” penjajah British. Mereka mengekalkan pemerintahan penjajahannya melalui perpisahan dan konflik kaum.

Selepas kemerdekaan, kerajaan Perikatan dan kemudiannya kerajaan BN mengekalkan dan menginstitusikan dasar “pecah dan perintah” itu sehingga hari ini. Golongan pemerintahan terus mempermainkan isu perkauman melalui media massa demi kepentingan politik mereka. Penghunusan keris oleh Ketua Pemuda UMNO Hishamuddin Hussien Onn dalam mesyuarat agung UMNO 3 tahun berturut-turut (2005, 2006 dan 2007) merupakan suatu contoh yang ketara.

UMNO, MCA dan MIC yang masing-masing menonjolkan imej “pembela Melayu”, “pembela Cina” dan “pembela India”. Ini merupakan suatu penipuan. Sebenarnya, mereka merupakan penindas rakyat pelbagai bangsa untuk memisahkan rakyat demi mengekalkan pemerintahan dan kepentingan sendiri.

Rakyat mesti jelas bahawa kerajaan BN yang diterajui UMNO adalah bersifat autokratik, korupt dan mengabaikan kepentingan rakyat. Komponen BN yang lain (terutamanya MCA dan MIC) merupakan konco-konco UMNO dalam menindas rakyat pelbagai kaum.

Tibalah masanya untuk rakyat

“bersatu memberi tamparan hebat kepada BN”

Diskriminasi kaum telah lama menerajui masyarakat kita. Dasar “Ketuanan Melayu” yang berbau perkauman itu telah lama dominasi politik, ekonomi, budaya dan pendidikan. Tibalah masanya untuk kita mencapai suatu persetujuan baru, dimana semua rakyat pelbagai kaum yang menghargai hak asasi dan demokrasi mengambil tindakan “undilah parti pembangkang, untuk reformasi negara”.

Jika anda tidak setuju dengan parti pembangkang, “tunjukkan rasa benci dengan undi rosak terhadap parti pemerintah”.Menghantar lebih ramai wakil parti pembangkang ke Parlimen dan dewan undangan negeri untuk meluahkan hasrat rakyat yang menuntut perubahan negara, mencapai perpaduan kaum tulen, menghapuskan semua diskriminasi perkauman BN, memperjuangkan hak kesamarataan semua kaum.

Sahabat SUARAM Negeri Johor dengan ini menyeru, Rakyat pelbagai kaum bersatu padu menentang perkauman! Menentang berpecahan kaum! Memberi tamparan hebat kepada BN! Membantah pemerintahan BN! Ini adalah penyelesaian terbaik bagi segala kesusahan dan masalah yang Rakyat hadapi masi kini.

Menyeru kepada para pengundi Negeri Johor bersatu,

untuk menamatkan monopoli BN di DUN dan Parlimen

Kami, Sahabat SUARAM Negeri Johor, sebuah organisasi yang berkerja untuk menegakkan hak asasi manusia di Negeri Johor, dengan ini, menyeru para pengundi seluruh Negeri Johor, bersatu memberi sokongan kuat kepada calon-calon parti-parti pembangkang, untuk mengatasi monopoli BN keatas Dun dan Parlimen Johor.

Kami menyeru kepada pengundi menghantar seberapa ramai yang boleh wakil parti pembangkang ke dalam Parlimen dan DUN supaya memberi satu tamparan yang hebat kepada BN (terutamanya UMNO). Johor merupakan tapak pengasas UMNO dan kubu kuat BN. BN menang dalam kesemua kerusi Parlimen di Johor dalam Pilihanraya tahun 1999; BN kehilangan 1 kerusi DUN dalam pilihanraya tahun 2004 kerana kesilapan teknikal, namun masih memonopoli 99% kerusi-kerusi DUN dan Parlimen.

Polisi perkauman dan diskriminasi kaum yang dilaksanakan oleh Barisan Nasional, mengalami bantahan dan tentangan yang semakin kuat dan meluas, kerana ia bertentangan dengan kepentingan kebanyakan rakyat pelbagai kaum di Malaysia. Polisi ini pasti akan ditewaskan jika Rakyat pelbagai kaum mengenali selok-belok dan muka sebenar pemerintahan BN, tidak lagi percaya kepada tipu-helah dan tawaran ‘sagu hati pilihan raya’ BN, memberi sokongan padu dan undi kepada parti pembangkang, atau membuang undi rosak dalam pilihanraya kali ini.



投反对党一票,表示改革之心; 投执政党废票,表示厌恶之情

[柔佛州人民之友工委会2008217日大选声明]

我们,柔佛州人民之友工委会,是一个在柔佛州活动的为人权而奋斗的组织,呼吁全国选民,在即将来临的第12届全国大选,作出以下的选择和行动:
1投反对党一票——表示改革之心:支持由民主行动党、回教党、人民公正党、社会主义党以及人民党所派出的候选人,进入国会和州议会,向专制集权的国阵统治集团,表达人民要求改革的决心。
2投执政党废票——表示厌恶之情如果你不满目前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等状况,而又不认同反对党,不愿意投票支持反对党,那就请你投执政党废票,表示你对执政集团政治伎俩的厌恶之情。
独立50年来,我国民主、人权状况每况愈下,令人担忧。我国议会制度的不民主和欺骗性、国阵统治集团滥用国家机器和恶法进行镇压、媒体被全面监控、官员日益腐败、贪污滥权猖獗、金钱政治泛滥、司法公正荡然无存等现象无处不在。尤其严重的是,种族主义思想、组织和运作方式,普遍存在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各个领域。燃油价格飙升加速百物价格暴涨,人民生活负担日益沉重。无论你是工人、农民、渔民、小贩、商人、知识份子,都对现实不满,而且越来越强烈。
以巫统为主导的执政集团企图利用狭隘宗教思想统治各族人民,剥夺各族人民的宗教信仰自由,限制兴建以及强行拆除各族人民的信仰场所的做法,更加深了华印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不满。“兴都权益行动委员会”HINDRAF的崛起,是我国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的必然产物。种族政策日益猖獗以及生活日益贫困,迫使向来逆来顺受的印度族群不得不群起反抗,以至其族群中许多企业和专业人士挺身而出领导20071125日的和平请愿,抗议国家独立以来所实施的种种不公平政策。然而,国阵统治集团不惜以《内安法令》拘禁其领导人并以暴力镇压和平请愿,暴露出国阵一意孤行,执意将其压迫和剥削各族人民的政策执行到底。
国阵延续种族政策,旨在维持其执政权
我国人民充分认识到,“种族分化”不是多元社会的一种“自然”现象。相反的,这是由于执政集团通过其掌控的种种社会资源,刻意在各族人民之间建起鸿沟、加深相互之间的隔阂,甚至制造相互之间的矛盾。“种族分化”源自于英殖民主义者分而治之的政策,以制造民族分裂、挑起民族冲突,从而维持其殖民统治。
独立后,联盟政府以及后来的国阵政府继承了这种分而治之的政策,一直延用到今天,并在过程中不断地把它制度化,使它更为有效。许多事实证明,执政集团里的许多政客,为了自身的政治利益,仍然不断地利用宣传媒体和公众机构,制造和散播种族间的不和。巫青团长希山慕丁连续3年( 2005年、2006年、2007年)在巫统大会上亮出马来短剑,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巫统、马华、印度国大党各自打着“关心马来人”、“关心华人”、“关心印人”的幌子笼络人心。其实他们都是各民族人民的压迫者,妄图以分化民族团结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对人民的统治。全国人民已经认清,巫统一党坐大的国阵政府独裁专制、恋权贪财、以权谋私、罔顾人民利益的真正面目。国阵的其他成员党(主要是马华、印度国大党)只不过是巫统对付各族人民的帮凶和打手。
该是“团结一致,狠狠打击国阵”的时候了
种族主义与种族歧视,已经支配我国社会漫长岁月。“马来人至上”的单元化政策在政治、经济、文化及教育等领域肆虐多年。现在该是让我们达致一个新的共识的时候了,让所有渴望民主人权的各族人民作出努力,在这次大选中,“投反对党一票——表示改革之心“,如果你不认同反对党,那就“投执政党废票——表示厌恶之情”,让更多的反对党议员进入国会和州议会,表达各族人民的改革决心,同时创造一个坚持以维护广大各族人民共同利益为基础的真正团结的局面,摧毁国阵集团实施的种族主义与种族歧视,争取一个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种族特权、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非种族性的治国方案。
柔佛州人民之友工委会号召,各民族人民必须团结起来,反对种族主义!反对民族分化!狠狠打击国阵!反对国阵统治!这是解决我国人民当前所面对的种种问题的根本途径。
号召柔佛州选民,打破国阵垄断国州议席的局面
我们,柔佛州人民之友工委会,作为一个在柔佛州活动的为人权而奋斗的组织,强烈要求柔佛州选民:团结起来支持反对党阵线,打破国阵垄断国州议席的局面,让越多的反对党代表进入国州议会越好。这是给国阵(特别是巫统)一个狠狠的打击,因为柔佛州是巫统的发源地,也是国阵的堡垒区——1999年大选,国阵囊括所有柔26个国会议席和56个州议席;2004年大选,国阵因技术性原因输掉一个州议席,还是牢牢控制99%的国州议席。
国阵统治集团实施的种族主义与种族歧视政策,由于跟广大各族人民利益相对立,势必遭受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激烈的反抗和斗争,最终一定彻底失败。广大各族人民,只要识破国阵集团的统治手段和真正面目,不再相信国阵集团派发的“大选糖果”,而一心一意投反对党的票,或者是投执政党废票,狠狠打击国阵,一定赢得胜利!


Friday, February 1, 2008

Human Rights Watch (world report 2008 - Malaysia)

http://hrw.org/englishwr2k8/docs/2008/01/31/malays17608.htm

Malaysia

Events of 2007

Malaysia continues to confound hopes that human rights progress will parallel the country’s strong economic growth. Basic rights such as freedom of expression, assembly, and association are subject to burdensome and unjustified restrictions. A series of stringent and outdated laws and regulations, such as the Internal Security Act (ISA) and Emergency Ordinance (EO), continue to undermine basic due process rights. Routine censorship threats target bloggers; new rules impede workers’ right to organize; and indigenous communities face loss of communal land. The government has resisted widespread calls to establish an Independent Police Complaints and Misconduct Commission, as recommended in May 2005 by a Royal Commission.

Detention without Charge or Trial
Malaysian officials use the ISA and EO to indefinitely detain, without charge or trial, alleged terrorists and those suspected of organized criminal activities. Authorities have used the law against members of several Islamic groups, including the Jemaah Islamiah (JI), Kampulan Militan/Mujaahiddim Malaysia, and Darul Islam, as well as criminals engaging in human smuggling and passport and ID forgery. The inspector general of police stated in June 2007 that “there is no JI movement here in Malaysia.”

According to Suaram, a respected Malaysian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NGO), as of September 2007, 87 suspects remained in ISA detention. In June 2007, four alleged JI members held for more than four years were released but sent, under the 1933 Restricted Residence Act, to remote districts where they are required to report regularly to local police.

The Malaysian government has not responded to a request for a visit by the UN Special Rapporteur on the promotion and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while countering terrorism, nor has it responded to his request for information related to ISA detention.

The government has insisted on retaining the EO, saying it needs the law to impede the activities of criminal gangs, despite the fact that it violates constitutional due process requirements. In October 2006, in a blow to the rights of suspects, a federal court ordered that once the internal security minister signs a detention order, any prior police abuse or other misconduct may no longer be challenged in court. The court reasoned that when court-ordered release of a suspect is followed by a new detention order, a not uncommon occurrence in Malaysia, appeal of the original order is “rendered academic.”

Migrant Workers, Refugees, and Asylum Seekers
Malaysian officials reported in 2007 that there were nearly 1.9 million documented migrants in the country. Although there is no official count of undocumented migrants, estimates suggest the total is 700,000 or more. Some 150,000 people are believed to be either refugees or asylum seekers, only a third of whom have been registered by UNHCR.

In July 2007, the government began one of its periodic roundups, seeking to deport those who had entered Malaysia illegally. Some 10,000 were apprehended during the first month of operation. In addition to deportation, those in violation of the law face up to five years’ imprisonment and six strokes of the cane, as provided for by the Immigration Act 1959/63. Such round-ups, which fail to differentiate between people in need of international protection and other migrants, frequently involve violence by the authorities or their agents.

The almost half million strong Peoples Volunteer Force (RELA) is empowered by the Emergency (Essential Powers) Act 1979, as amended, to arrest and detain “undesirable persons” and suspected illegal migrants. Force members, authorized to enter and search any public or private premise without a warrant, have raided migrant housing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beating up residents, confiscating valuables, and, at times, destroying the ID cards of legal migrants to justify the raids.

For example, on April 5, 2007, RELA volunteers arrested some 20 Burmese refugees and asylum seekers in downtown Kuala Lumpur. At least five had been recognized as refugees by the office of the UN High Commissioner for Refugees (UNHCR). On June 25, 2007, at 2:00 a.m., Malaysian Immigration officials and RELA volunteers raided the Chin Refugee Centre and Chin communities at Jalan Imbi and Jalan San Peng, Kuala Lumpur, arresting 228 asylum seekers and refugees from Burma, most of whom UNHCR had recognized as refugees.

The migrant work force includes some 300,000 domestic workers, primarily Indonesian. They confront a wide range of abuses, including forced confinement in the workplace, excessively long work hours, lack of rest days, withheld wages, and physical and sexual abuse. Domestic workers not only are excluded from key provisions of Malaysia’s Employment Act of 1955, but their work permits tie them to a particular employer, making it difficult to report abuse for fear of deportation. While Malaysia has imposed some penalties on agencies and employers following a 2006 agreement with Indonesia, the agreement does not extend many basic labor law protections to domestic workers. Criminal prosecutions of abusive employers are rare. Nirmala Bonat, whose employer burned and brutally beat her, has remained in the Indonesian embassy since 2004 while the trial of her employer continues.

In violation of the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 which Malaysia has ratified, children of migrants with temporary residence are not entitled to free public education.

Police Abuse
Complaints directed against Malaysia’s police force include allegations of routine physical abuse of detainees. In June 2007, Suhakam, the official Human Rights Commission of Malaysia, said police responded to only 16 of the 34 cases of police brutality brought to their attention over a one-and-a-half-year period. Prison abuse at times includes beatings so severe that hospitalization is required. The police also often rely on a policy of “remand first, investigate later.” As a result, suspects spend days in detention, often without access to family members or a lawyer, greatly increasing the risk of mistreatment.

Freedom of Expression
In 2007 Malaysian officials cautioned private media outlets against abusing their privileges, advised newspapers to be wary of repeating blog criticisms of the government, and warned webmasters and bloggers to use their power cautiously. Critical bloggers have been sued for defamation, a powerful tool long used in Malaysia by the government to stifle dissent.

The Internal Security Ministry sent warnings in March and July 2007 to newspapers not to publish cyber-induced speculation on “sensitive” issues. The circular reminded journalists that publishers are required to “always comply with directives issued by the ministry.” The 1984 Printing Presses and Publications Act (PPPA) requires that newspapers renew their licenses every year.

On July 13, the police used section 8 of the Official Secrets Act (OSA) to arrest Nathaniel Tan, a staffer at the opposition People’s Justice Party, on suspicion of possessing documents related to government corruption. Tan was held on remand for four days before being released on bail. The OSA is a broadly-worded law according to which any public officer can declare any material an official secret, a certification which cannot be questioned in court. The act allows for arrest and detention without a warrant, and substantially reverses the burden of proof.

Freedom of Religion
Islam is the official state religion, but the constitution protects freedom of religion for non-Muslims. Discussions in July 2007 as to whether Malaysia was an Islamic or a secular state grew contentious after Deputy Prime Minister Najib Abdul Razak declared it an Islamic state. The internal security minister then banned further media discussion, but ruled that statements by Prime Minister Badawi and Deputy PM Razak could be aired.

In a landmark ruling, Lima Joy, a Muslim covert to Christianity, lost her six-year battle to have the word “Muslim” removed from her identity card. She had argued she was entitled to freedom of religion under article 11 of the constitution. The top secular court ruled that only the Sharia court had jurisdiction.

Human Rights Defenders
The NGO community, the Malaysian bar, lawyers, and some opposition politicians are active in defense of human rights despite the serious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risks entailed.

In June 2007, during a rally in Johor Bahru organized to protest rising crime rates, police arrested two activists from the NGO Suaram for attempting to distribute leaflets supporting the proposed Independent Police Complaints and Misconduct Commission. The Johor Bahru Magistrate Court remanded the two for 24 hours.

In October, the Putrajaya district police requested the Malaysian Bar Association president, vice-president, and secretary to appear to discuss the September 26, 2006 “Walk for Justice.” The 2,000 strong march to the prime minister’s office delivered a memorandum urging the government to set up a Royal Commission of Inquiry to investigate apparent corruption in the appointment of justices. In November, police refused to issue a permit for a rally and march by the Coalition for Clean and Fair Elections (Bersih). When some 40,000 Malaysians defied the ban, police used chemical-laced water and tear gas to disperse peaceful participants. Tear gas and water cannons were also used against participants in a Hindu Rights Action Force November 25 rally. A total of 99 organizers and marchers were charged in the aftermath. Prime Minister Badawi threatened to use the Internal Security Act to prevent further unauthorized street demonstrations.

Key International Actors
As a key ASEAN member, Malaysian officials initially urged Burma to agree to talk with opposition leader Aung San Suu Kyi without preconditions and even suggested that Burma could be expelled from ASEAN following its violent crackdown on monks, students, and other protesters in September 2007. However, by November 19, 2007, Malaysian Foreign Minister Syed Hamid Albar had backed away from public denunciation of Burma’s human rights record and was defending ASEAN’s failure to take any steps to censure Burma.

Despite its own lack of enthusiasm and concern over protracted negotiations, Malaysia has pressed reluctant ASEAN members to support a regional human rights body.

Malaysia has not ratified any key UN conventions other than the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 and the Convention on the Elimination of All Forms of 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

New US ambassador to Malaysia James Keith noted a “greater congruence between the interests of America and Malaysia,” especially related to counterterrorism, during his May confirmation hearing before the US Senate. US-Malaysia negotiations on a free trade agreement, however, appeared stalled at this writing, in part because of a new Malaysian labor law rescinding key worker rights.

HRSC DIC Segamat (Goh Yan Peaw) Chronology

Point Form chronology: Death In Custody (Goh Yan Peaw)

Police report lodge by Ng Su Sin (no report: SEGAMAT/000697/08) pada 27/1/08

9/1/08 1pm, Goh Yan Peaw, Ng Su Sin, Abang Iparnya ditangkap oleh polis

16/1/08 Ng Su Sin semasa di Mahkamah Segamat, Goh Yan Peaw memberi isyarat tangan bahawa dia sakit perut dan tiada selera makan, Goh Kelihatan bibir hitam dan muka pucat.

Ng Su Sin – reman sehingga 18/1/08

Goh Yan Peaw dan Abang Iparnya direman sehingga 22/1/08

Goh Yan Peaw mengambil statement di IPK JB

18/1/08 Ng Su Sin telah dibebaskan

19/1/08 Goh Yan Peaw dihantar pulang ke Lokap IPD Segamat oleh polis IPK JB

Kawan Goh Yan Peaw ada pergi melihatnya dan menyatakan bahawa Goh sakit

20/1/08 4am, kawan Goh beritahu Ng bahawa suaminya telah meninggal dunia

21/1/08 10.30am, Polis memberitahu Ng bahawa suaminya meninggal dunia pada jam 3.50am dalam perjalanan ke hospital

Adik Ipar Ng + Ng Su Sin + peguam telah pergi ke hospital ( masa Goh meninggal dunia bercanggah dengan apa yang dikata oleh polis)

Polis memberitahu Ng bahawa suaminya mati akibat terjatuh guna tandas

2.15pm, Adik ipar Ng pergi melihat mayat didapati ada banyak luka parah pada badan si mati (Goh Yan Peaw)

Sijil kematian = perintontis

Prepare by,
Nyam Kee Han
coordinator
Suaram JB

Pengumuman / 启事 / Notification

Pertukaran alamat blog dan e-mel

Selamat sejahtera, Sahabat Rakyat Working Committee akan menggunakan alamat e-mail dan alamat laman web (Blog) yang baru seperti berikut bermula 1 Januari 2014:

Emel: sahabatrakyat.my@gmail.com
Blog: http://sahabatrakyatmy.blogspot.com

Sekian, terima kasih dan Selamat Tahun Baru!

*********************************************

更换部落格网址与电邮地址

本工委会由2014年1月1日起,开始全面使用以下新电邮地址及部落格:

电邮地址:
sahabatrakyat.my@gmail.com
部落格:http://sahabatrakyatmy.blogspot.com

谢谢关注。祝大家新年进步!

*********************************************

Change of blog and email addresses

Please be informed that Sahabat Rakyat Working Committee will be using the new email and blog addresses below commencing 1 Jan 2014:

Email:
sahabatrakyat.my@gmail.com
Blog: http://sahabatrakyatmy.blogspot.com

Wishing you a progressive new year!

通告

    欢迎热心人士下载印发、
资助印制大选告人民书
把国阵抛弃到历史的垃圾堆中去!

作为活跃于柔佛州的为民主人权和民族尊严而奋斗的两个组织——柔佛州人民之友工委会与柔州兴权会(HINDRAF JOHORE)针对第13届大选,在去年底联合发表了一篇主题为“打破巫统霸权,建立民主联合阵线;团结全州人民,实现三大迫切诉求”的《告柔佛州人民书》;我们毫不犹疑,也毫不含糊主张“把国阵抛弃到历史的垃圾堆中去”。

我们在去年底的几个大规模群众集会期间,将《告柔佛州人民书》的四种语文(巫、华、印、英)传单派发给群众。我们也想要到各地去分发这份传单又力所不逮,特在此提供四种语文的PDF版本,以便各方热心人士下载、印制成传单,分发给需要阅读它而又不懂上网的亲戚朋友和各界人士,帮助我们把传单传得更广。
……

点击此处以阅读全文

 

Malaysia Time (GMT+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