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净选盟2.0:选委会立即辞职;纳吉应在大选前清理选民册
净选盟2.0 2012年7月26日声明原题是:选委会必须提出解决方案,不是解释问题
净选盟2.0认为,最近出版的《选民名册:课题与澄清》是选举委员会颠倒主次轻重的一个不当做法。净选盟2.0谨此提醒选委会,应该把重点放在眼前最为急迫的工作上,即:清理选民名册。
净选盟2.0始终认为,如果选委会对清理选民名册有作一些努力的话,那也是非常表面的,选委会根本没有全面清理选民名册上的谬误和欺诈。选举舞弊的例子多的不得了,但都被选委会当作是文书上的错误或一次性的失当,加以拒绝而不受理会。在他们的最新的册子中,选委会继续将自己描绘成一个没有权力关注由净选盟2.0和其他选举改革团体所提课题的机构。
因此,净选盟2.0呼吁,由选委会进行一项全面深入的调查,以鉴定在其册子中所提到的缺陷。选委会把其应负的责任推卸给国民登记局,是一个方便的借口,但是,这并不显示选委会具有保持完全干净、正确无误和切合目前情况的选民名册的诚意。
课题1、2、7、8与9:选民名册中的可疑选民
净选盟2.0认为,选委会在其答复中,将310万名有问题的可疑选民扫入地毯下。这个课题的争论点并不是选民在哪里可以投票,而是当选民把旧身份证更换为新身份证时,他们的投票选区也随之改变,特别是当他们不曾生活在该选区里,这是为什么呢?。另一个争论的课题是,现在的选民名册上存在着一间房屋登记了过多选民的现象。证据显示,有些房屋登记着其中住的是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选民,而他们很可能并不知道彼此的存在。在一些个案中,有些选民只是利用街名来登记,甚至连一个门牌号(房屋编号)也没有。
净选盟2.0强调,与其依靠公民向国民登记局申报其亲戚的死亡,并依靠国民登记局通知选委会,选委会应该自发进行定期检查,以查看那些已达特定年龄(比如超过100岁)的选民,是否仍然活着,或者已经死亡。选委会终究有办法获得选民居住地点的资讯,选委会派出队伍去查访这些选民,并不会太麻烦。
这样一来,选委会可以在查明国民登记局所获得而后传达给选委会关于那些必须从选民名册中删除的逝世选民的讯息问题上,扮演一个积极的角色。令人担心的是,已故选民的身份可能被不负责任的人利用来在大选中投票。必须承认,超过21岁的各种年龄的选民都有可能身亡,但是,调查已故选民,最好是从最有可能逝世而还保留在选民名册的高龄选民着手。
课题3与5:性别、同名同性或同出生日期的混淆
选委会应该积极地鉴定身份证号码与性别不符的问题。根据选委会的册子,他们咨询了国民登记局之后得出的结论是:男性身份证的12个号码中的最后一个号码是偶数是正常的。
如果这是确实正常的话,《马来西亚选民名册分析报告》(MERAP)此前的调查结果显示,就有超过1万5000个即1300万合格选民中的大约1.2%的这种案例。事实上,这是“相对”少数的个案,但是,选委会应该严格调查,以明白这种错误配置的性质。
《马来西亚选民名册分析报告》所强调的许多案例包括:在沙巴发生涉及身份证从一个选民“转移”给另一个选民的许多案件,有时甚至是发生在不同性别的人士身上,这些案例都有很好的文件记录。选委会理应对这些课题进行自己的调查,这是人民群众的一个合情合理的期望。
另外,针对性别错置的个案也出现在选委会自己的资料库中,如马来男性或印裔男性的名字却被归类为女性,反之亦然。选委会需要进行一项详细的调查以表明这些错误是由于选委会自己的资料键入错误,或者是起源于国民登记局的资料库。
课题4:选民的住址不完整
选民登记住址不完整的个案可在雪兰莪和吉隆坡确认到。而选民名册分析报告也确认了在同一个地区新登记选民有时没有门牌号码和街道名称,尽管在同一个地区的其他新登记选民却有门牌号码和街道名称。选委会的解释是这些选民没有完整的住屋地址,因为他们居住在非法木屋区和临时占用的土地。
一个很好的例子是,选委会反驳MIMOS声称有超过50个选民登记在同一住址的问题。选委会声称,在2011年之前,登记在柔佛新山Kampung...